寫心得應該真實、客觀地記錄自己的學習經歷和成長過程,同時也可以參考他人的經驗和故事,以便更好地指導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怎樣才能寫好哈利波特的心得600字?這里給大家提供哈利波特的心得600字,方便大家學習。
《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魔法世界。從一九九七年到二零零七年,十年七部《哈利·波特》一一問世,我是哈利迷,自然不能錯過這七本中的某一本。我相信霍克沃斯魔法學校一定就是我們一直向往學校,對角巷一定就是我們神往的地方,魔法世界一定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是神奇的。我不僅對這些東西充滿無限的向往,而且還驚嘆于羅琳的想象力。如果沒有她,就沒有哈利,就沒有一本吸引讀者關于魔法的故事。現(xiàn)在就開始聽聽哈利帶給我的點點滴滴吧!
哈利一直陪伴著我,給我鼓勵,給我自信,給我信心,我常常這樣想:哈利曾遇到許多困難,但他都挺過來了,那為什么我就不行呢?為什么我就挺不過來?我相信我一定能行!
在哈利·波特七年的霍克沃斯中,我最喜歡第七年,也就是《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在這一年,他在與伏地魔殊死較量中取得了勝利,魔法世界終于和平了。
這一年,哈利逃亡在外,他懂得了許多,學會了許多,他知道他必須勇敢地面對死亡,不能退縮。但最后他躲過了死神的魔爪,擁有了死亡圣器,成為了死神的主人,戰(zhàn)勝了伏地魔的魂器,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我們面對死亡的的時候應該向哈利那樣,大無畏地去面對死亡,反正遲早都是一死,茍且偷生地活著還不如英雄地死去。羅琳塑造了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哈利·波特,同時賦予了他獨特的性格特征,勇敢、謙虛、樂于奉獻、珍惜友情、善解人意······
10年,哈利伴我成長,羅恩、赫敏、金妮、納威、弗雷德、喬治、馬爾福、鄧布利多、麥格、斯內普、海格、小天狼星、盧平、唐克斯······這些人物一個個個性鮮明,他們還時不時從我眼前跳過,像活了一樣。
謝謝你,哈利,10年我們共成長!
人們都奇怪,為什么一歲的小嬰兒哈利波特能從那個最險惡的黑巫師伏地魔手下逃生。是的,多少偉大的巫師都死在了伏地魔的手下,包括哈利的父母,可唯獨哈利保全了性命,而且還 使 伏地魔魔力大失。
這個原因,鄧布利多告訴了哈利,答案就是母愛。哈利的母親在自己沒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舍棄了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哈利的生命,所以母親強烈的愛,就在哈利身上留下了記憶。對,是記憶,不是傷疤,不是看得見的痕跡。如果我們被一個人深深地愛過,盡管那個愛我們的人已經死亡,也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護身符,愛的護身符。
正因為此,哈利被母親的愛救了下來,成為在伏地魔想要殺害的人中逃生的第一個人。而且母親的愛,使他在和奇洛教授爭奪魔法石的斗爭中,也成為阻擋奇洛的有力武器:奇洛裸露的皮膚不能碰到哈利,不然就會痛苦不堪,因為他的心中充滿了野心貪婪和仇恨,所以碰了一個身上胡幸存愛的烙印的人,就會感到痛苦的無法忍受。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給自己所愛的人留下這樣的護身符呢?回答應該是:我能!愛,永遠是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得以存在并發(fā)展的唯一的理由。對一個充滿了愛、周身洋溢著愛的人來說,他看到的就是光明,就是美好;而一個充滿了愛的人,也正在給我們這個世界帶來美好和光明,帶來希望。
不要否認愛,我們的身上,其實也都有著愛的烙印。也許,有的烙印已在塵世的浮華中如同那塊通靈寶玉一般蒙上了塵埃,但拭去灰塵,相信那愛的護身符仍然存在,仍然有著伏地魔們無法抵擋的魔力。失去了愛,才是我們人類最無法忍受的事情。去愛吧,愛我們的親人,愛我們的朋友,愛這個世界,只是不要去愛我們的敵人。
今天,我心血來潮,拿起了放在書柜上一兩年沒有讀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啊,我真羨慕哈利·波特呀,可以去魔法學校上學。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本書講了惡魔頭伏地魔殺死了哈利的父母,卻殺不死僅有一歲的小哈利,這時,伏地魔消失了,哈利也被阿不思·鄧布利多校長神神秘秘地送到了他的姨父姨媽家的門前。哈利在他姨夫家沒有少受過欺凌,這樣度過了十年的痛苦的生活。他的房間便是那位于樓梯下面的又暗又小、布滿灰塵的碗櫥。他的那個肥胖、嬌慣、欺負人的大塊頭表哥混世魔王達力和他的伙伴皮爾更是對哈利拳腳相加。十年來,沒有人對哈利有過好感,沒有人給他過過生日,更只是以為哈利是一個怪胎。
但是,在他的第十一個生日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天大的事,使他的命運發(fā)生了天大的變化,無數(shù)只貓頭鷹帶來的無數(shù)封信:邀請哈利去一個他永遠難忘的、不可思議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學院。
在霍格沃茨里,哈利不僅找到了他最好的伙伴,而且學會了魔法,學會了飛行,并起著他名叫光輪2000的飛天掃帚打魁地奇比賽。后來,哈利又神奇地得到了一件魔法衣,并干出了一件大事。
J.K.羅林,她從24歲就開始創(chuàng)造“哈利·波特”系列。她一開始時是在家旁邊的咖啡館里把哈利波特的故事寫在一張張小紙片上,不過,她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小說一出版就備受矚目好評如潮。
這個從上課到吃飯到睡覺都充滿了魔力的地方有誰不向往,有誰不期待有誰不期待,有誰不喜歡呢?啊,我真羨慕哈利呀,要是我也能去霍格沃茨魔法學院那該多好呀。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書,這本書內容精彩,比喻連篇,講述著主人公哈利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厄里斯魔鏡>>的一小段故事,因為它教會了我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
一次,哈里穿著隱形衣,來到了一間房間,里面有一面鏡子,哈里想看看自己,就走到鏡子前面,卻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和所有的親人,他太想見他們了,又去了一次,又去了一次,結果被鄧布利多校長看見了,鄧布利多說:"這面鏡子只能照到內心深處想要的東西,無法照到現(xiàn)實,很多人就因此沉迷這面鏡子,所以,回去睡覺吧!這面忘掉這面鏡子。"最后,哈里終于忘掉了厄里斯魔鏡。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不要一直面對自己的心,它會阻止我們面對真正的生活,也不要沉迷在虛構和幻想之中,它們只不過是我們的大腦變出來的,而且,一旦沉迷在幻想和虛構中,就無法正常生活,只能活得別別扭扭的,這樣也不好,像哈利成迷在厄里斯魔鏡的虛假和幻想中,就會干出許許多多違反規(guī)矩的事情來,這樣當然非常不好,不但會引想成績,而且也會讓周圍愛他,關心他的人替他擔心,這樣的話,你就是一個壞人了!當然,也要像后來的哈利一樣,學會克制自己。
不過,我也做得不好,因為我經常沉思我昨天做的事,從而上課開小差,不認真聽講,學到的東西自然也會比別人少很多,如果我不沉思這些過去的,已經無法改變的東西,那么我學到的東西一定會跟別人一樣多的!因為,比起沉思那些過去的,沒用的,已經無法改變的事比上課認認真真聽講要差一億倍!
所以,讀了這個故事,我懂了很多。
讀完哈利波特之死亡圣器,讓我深有感觸,書里講了哈利波特的教父布萊克,媽媽麗麗,爸爸詹姆,以及學校校長鄧布利多,所有這些可以保護他的人,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世界,他知道他的仇人伏地魔和食死徒正在身后追趕,伏地魔威脅著大家的安全,要毀去他深愛的一切:他的學校、他的朋友。為了打敗伏地魔,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羅恩赫敏一起,錢入古靈閣,還去了危險重重的孤島,找尋并毀掉魂器,最后的大戰(zhàn)開始了,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們,還有鳳凰社的成員,霍格莫德的店老板們,以及留在學校里的老師,甚至連家里養(yǎng)的小精靈也拿著餐刀,叉子加入了戰(zhàn)斗,他們最終打敗了伏地魔,伏地魔死了,食死徒們也死的死傷的傷,最終哈利波特和他的同伴們取得了戰(zhàn)斗的勝利。
這本書讓我想起我上一次去參加詩歌寫作比賽時,一開始覺得很難,怎么也寫不出來,我心里總是希望這件事不存在,直到截稿當天,我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動筆,可是一直也寫不好,眼看著時間一點一點的不見蹤影,我一直的失敗,不免讓我氣餒極了,媽媽拉著我出門找靈感,回家后我又翻了許許多多的書,終于在晚上把它寫了出來,最終我的詩得到了獎勵和展示。
這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首先得面對它,然后再鼓起勇氣戰(zhàn)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