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五班科學小實驗階段總結
科學,來自人類對大自然發(fā)自內心的好奇。
從前,人們也在用神話、宗教等等來嘗試解釋這個世界。因為人類的這種好奇,不斷地想探索明白這個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有沒有規(guī)律可循,這才發(fā)展出科學。
因此,希望同學們的好奇心可以受到保護,讓他們能一直保持與生俱來的、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動力,同學們就可以持續(xù)感受到科學的魅力。
新的學期開始了,小五班的孩子們踏上了五年級的征程,最近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小實驗,通過動手動腦,小同學們獲得了基本的物理體驗,也展露出成功后的會心微笑,他們近期所進行的實驗有:恢復原狀的乒乓球、正確打開易拉罐、自制潛水艇、簡易磁力線圈、傾斜的易拉罐、莫比烏斯環(huán)、瓶中的磁場、硬幣與紙幣等。
下面將這幾個實驗的過程總結如下:
1、恢復原狀的乒乓球
將被踩癟的乒乓球放在碗中,小心地倒入燒開的熱水,用筷子壓住乒乓球,以保證球體完全沒入水中,觀察乒乓球由癟到鼓的漸變過程。
乒乓球用熱水燙可以使它復原,是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原理。乒乓球用熱水燙時,此時水的溫度通過球殼給球內的空氣加熱,球內的空氣隨著加熱急劇膨脹,由于球內體積有限,當球內氣壓大于外部大氣壓時,膨脹的空氣就把干癟處頂了起來,乒乓球也就恢復了原狀。
2、正確打開易拉罐
用力長時間搖晃易拉罐,使其內部壓力變大,外殼變得堅硬,用手指彈或者敲打易拉罐10下左右,拉開易拉罐的蓋子,會發(fā)現(xiàn)并沒有發(fā)生噴涌現(xiàn)象,而是很“安全”的打開了。
碳酸飲料當中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當劇烈搖晃之后,會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氣泡附著于杯壁,而產(chǎn)生巨大的壓力。
這時候只要用手指彈瓶身后,二氧化碳氣泡就解除附著往上釋放,就能安全地打開飲料罐了。
3、自制潛水艇
在礦泉水瓶中倒入約9/10體積的水,向小玻璃瓶中倒入約2/3體積的水,將小玻璃瓶迅速倒扣在塑料瓶中,并蓋緊瓶蓋。注意要保證小玻璃瓶全部浸在水中,且又浮在水的上部,用手擠壓塑料瓶, 會發(fā)現(xiàn)擠壓塑料瓶,小玻璃瓶會下沉,松開,小玻璃瓶又上升。
實驗開始時小玻璃瓶能夠浮起來,是因為小玻璃瓶受到的浮力正好等于自身的重量加上其中水的重量。
當擠壓塑料瓶時,使小玻璃瓶內的空氣被壓縮,更多的水進入小玻璃瓶,使小玻璃瓶和其中的水的總重量大于浮力,小玻璃瓶下沉,當塑料瓶松開時,壓力撤除,小玻璃瓶內空氣膨脹,恢復到一開始的狀態(tài),于是重新又浮了起來,通過調整自身重量來實現(xiàn)上浮和下潛,這也是潛水艇升降的原理。
4、簡易磁力線圈
截取一截銅線,在圓木棒上面彎成多重線圈,電池下面墊上磁鐵,然后把銅線圈罩在電池上,調整銅線圈,將銅線圈頂部尖角放置在電池上方,尾端達到磁鐵位置,輕輕推動一下銅線圈,它就會不停旋轉起來了!
這個小模型直觀地展現(xiàn)了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銅絲繞成的閉合導電線圈被電池底部磁鐵的磁力包圍著;銅線圈通了電后會產(chǎn)生電磁轉矩,在電磁力的驅動下線圈開始了定向旋轉。
5、傾斜的易拉罐
易拉罐里面裝上適當?shù)乃淮蟾旁谌种蛔笥?,慢慢傾斜,讓易拉罐斜立在桌子上,再試著把易拉罐斜立在礦泉水瓶上。
易拉罐傾斜時,底部與桌面是有兩個接觸點的,當罐中的水大概還有三分之一左右,整體重心就停在這兩個支點中間,所以易拉罐就能保持平衡了。也就是說:重心通過支撐點,不倒;中心不通過支撐點,如再斜一點就會倒了。
6、莫比烏斯環(huán)
在A4紙上裁下兩條長條,準備用雙面膠粘成一個長紙帶,將長紙帶其中一個末端翻轉后與另一個末端粘起來形成環(huán)狀,也可以多做幾個備用,任取一處,沿著紙帶的中心一直畫下去,直到抵達開始點,沿著剛剛畫的線,用剪刀沿著紙帶的中心一直剪下去,任取一處,用剪刀沿著紙帶寬約1/3處一直剪下去,盡量保持1/3紙帶寬度的距離,觀察所形成的紙帶形狀。
1858年,德國數(shù)學家莫比烏斯發(fā)現(xiàn):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后,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具有魔術般的性質。這樣的紙帶只有一個面(即單側曲面),一只小蟲可以爬遍整個曲面而不必跨過它的邊緣。這種紙帶被稱為“莫比烏斯環(huán)”。
如此有趣的莫比烏斯環(huán),在生活中也是有應用的。比如傳送皮帶,做成“莫比烏斯環(huán)”狀,就不會只磨損一面了,可以更長久的使用。
7、瓶中的磁場
透明瓶子里面倒入鐵屑,瓶子里面灌滿清水,倒立瓶子,讓鐵屑集中在瓶蓋上,瓶蓋上貼上磁鐵,再正立瓶子,再挪開磁鐵,觀察水由清變混的過程,移動磁鐵進行觀察,鐵屑集中在一起的狀態(tài),就能顯示出磁場的實際樣子。
磁場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物質,磁場不是由原子或分子組成的,但磁場是客觀存在的。地球就具有強大的磁場。它對所有生命體都至關重要,能夠確保大氣層不會被太陽風剝離,并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受有害輻射的影響。
8、硬幣與紙幣
我們把紙幣拉直,試著將硬幣放在紙幣的頂邊,觀察硬幣是否會掉落,再將紙幣對折,打開一定的角度(最好是接近直角),在折角處放上一枚硬幣,小心地捏住紙幣的兩頭,慢慢往兩側拉開,紙幣被小心的拉成直線的時候,硬幣卻輕巧的站在紙幣上邊了。
這個小實驗的秘密在于找準了硬幣的重心。只有當重心在紙幣的邊緣上時,硬幣才不會輕易落下。
紙幣在被展開的過程中,會和硬幣產(chǎn)生摩擦;硬幣的重心隨著摩擦漸漸移動,以保持平衡。當紙幣被拉成直線時,硬幣的重心就剛好落在這條直線上,所以就不會掉下來啦!
對同學們所進行的科學小實驗,最核心的內容是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保護他們的熱情。
教育的目標是讓同學們成為終生學習者,對未知的問題總是保持好奇,同時對喜愛的東西能夠有非常大的熱情,大到足以支持他克服在追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好奇心和熱情,是同學們一生的幸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