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總結網(wǎng) > 學習總結 > 學生學習總結 > 小學數(shù)學學習方法總結2020最新匯編

小學數(shù)學學習方法總結2020最新匯編

| 思欣2

小學數(shù)學學習方法總結2020最新匯編

數(shù)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它是科學的大門和鑰匙,學數(shù)學是令自己變的理性的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數(shù)學本身也有自身的樂趣。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學習方法總結,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小學數(shù)學學習方法總結1

一、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并認真執(zhí)行計劃。

為使復習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準重點、難點,大綱(課程標準)是復習依據(jù),教材是復習的藍本。復習時要弄清學習中的難點、疑點及各知識點易出錯的原因,這樣做到復習有針對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學會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歸類整理,理清每一個單元的重點是什么,形成知識網(wǎng)絡體系。

可充分老師發(fā)的概念卷和平時在課堂上作的聽課筆記。還要學會分析每次單元考試的題型,一般的來講是這樣幾個方面:一是概念題,二是計算題,三是實踐應用題,四是操作題四個方面。復習的作用就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復習階段,可能要多做一些題型,當然也不是說要搞題海戰(zhàn)術,但數(shù)學方面不做題又不行,要把握一個度。做一份題目要有一份題目的收獲。題無非是就哪幾種類型,做完一份題目以后要反思,多問幾個為什么?

三、一定要在反饋矯正上下功夫,正確對待錯題本。

把你做錯的題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錯,再進行分類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針對錯題的錯因對癥下藥。千萬不要認為訂正麻煩,要養(yǎng)成習慣,學習成績優(yōu)秀穩(wěn)定的同學,往往很重視訂正和收集錯題。如果針對錯題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補缺,那復習的效果會更好!

四、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提高解題的靈活性。

有些題目,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題方法。一題多解可以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靈活解題的能力。不同的解題思路,列式不同,結果相同,收到殊途同歸的效果。同時也給其他同學以啟迪,開闊解題思路。有些應用題,雖題目形式不同,但它們的解題方法是一樣的,故在復習時,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對各類習題進行歸類,這樣才能使所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提高解題靈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創(chuàng)新。

機械的重復,什么都講,什么都練是復習大忌,復習一定要有目的,有重點,要對所學知識歸納,概括。習題要具有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使思維得到充分發(fā)展,要正確評估自己,自覺補缺查漏,面對復雜多變的題目,嚴密審題,弄清知識結構關系和知識規(guī)律,發(fā)掘隱含條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經(jīng)驗。

六、要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

復習時如能注意檢查的重要性,效果也會事半功倍。根據(jù)同學們平時易出現(xiàn)的情況,建議大家要求學生從這些地方檢查:

1、檢查列式是否正確。讀題,看是否該用加法、減法、乘法或是除法來算。

2、列式正確后,看算式中的數(shù)字是否抄錯,是否和題中給我們的一樣。

3、用估算的方法檢查得數(shù),如259+487,我們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數(shù)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計算一定錯了!

4、精確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確的結果。注意一定要筆算,五年級后,小數(shù)計算用口算很容易錯,而且要規(guī)范使用草稿本,不要以為是草稿本就可以亂寫亂畫!往往一些數(shù)由于書寫不規(guī)范,抄答案都抄錯!

5、檢查單位和答有沒有填寫齊全。

6、操作題,要用鉛筆,尺、三角板畫圖,切不可信手亂畫,畫完后記得標明條件(如:直角符號、長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題目要求一致。

7、解方程題,要記得寫“解”,應用題還要先“設”。

小學數(shù)學學習方法總結2

第一,重視聽講。在課堂上,老師講授的一般都是新的知識內(nèi)容,所以要緊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積極的開展自己的思維,看看老師講的解題思路與自己所想的有什么不同,通過思考進一步的去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能力。

第二,及時復習。復習的時候要把老師當天講的內(nèi)容都消化掉,做到不堆積問題,把老師在課上講的知識點都去回顧一遍,熟練掌握公式的推理過程,盡量通過自己的記憶去回顧,實在搞不懂就去翻下書。

第三,多做題。學好數(shù)學就必須多做題,這是為了掌握各種不同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可以不用那么著急,可以從簡單的入手,主要以課本的習題為主,如果課本里的習題能解答好,就是把基礎打扎實。

基礎知識牢固了,就可以去找一些課外的習題,或者試題來練練手,多幫助自己開拓思維,尋找新思路,提高對解決問題的分析能力,題目做的多了,多多少少就能知道一些解題規(guī)律,也就能總結出一套自己的解題方法。

小學數(shù)學學習方法總結3

第一,不懂就問。學習的時候多少都會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時候就要積極提問、討論,不要因為害怕膽小,就憋著問題或者略過問題,這樣只會造成你在學習上的隱患。

對于那些比較難的問題,可以去向老師提問,或者跟其他同學討論,你就可能從別人那里學習到好的的方法和技巧。要知道,學習的基礎是勤學,學習的關鍵是好問。

第二,實戰(zhàn)培養(yǎng)。有的同學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都很好,作業(yè)也完成的很不錯,可是一到了考試的時候,成績就不那么理想了,所以在平時,大家要把作業(yè)當成考試,然后在考試時,就把它當成作業(yè),適時的去調整方法。

第三,把握良機。如果在一定時間過后,沒有對知識點進行復習,就會遺忘。每個人記憶的時長都是不一樣的,可以根據(jù)自己遺忘的規(guī)律去復習功課,這樣就能保證牢牢的掌握好知識點了。

小學數(shù)學學習方法總結4

主動預習

主動預習,不僅能提前了解上課內(nèi)容,在聽課的時候有的放矢,還能鍛煉孩子的自學能力。

具體做法:認真閱讀教材,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看書,帶著老師精心設計的思考題去預習。

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么內(nèi)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么,書上怎么解答的,為什么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

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

“把一個長方體的高去掉2厘米后成為一個正方體,他的表面積減少了48平方厘米,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一些學生對公式、性質、法則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實際問題時,卻又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比如上題。

同學們對求體積的公式雖記得很熟,但由于該題涉及知識面廣,許多同學理不出解題思路,這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漸掌握解題時的思考方法。

這道題從單位上講,涉及到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從圖形上講,涉及到長方形、正方形、長方體、正方體;從圖形變化關系講:長方形→正方形;

從思維推理上講:長方體→減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減少部分四個面面積相等→求一個面的面積→求出長方形的長(即正方形的一個棱長)→正方體的體積,

經(jīng)老師啟發(fā),學生分析后,學生根據(jù)其思路(可畫出圖形)進行解答。

有的學生很快解答出來:設原長方體的底面長為X,則2X×4=48得:X=6(即正方體的棱長),這樣得出正方體的體積為:6×6×6=216(立方厘米)。

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

解答數(shù)學問題總的講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在解題時,要注意總結解題規(guī)律,在解決每一道練習題后,要注意回顧以下問題:

(1)本題最重要的特點是什么?

(2)解本題用了哪些基本知識與基本圖形?

(3)本題你是怎樣觀察、聯(lián)想、變換來實現(xiàn)轉化的?

(4)解本題用了哪些數(shù)學思想、方法?

(5)解本題最關鍵的一步在那里?

(6)你做過與本題類似的題目嗎?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異同?

(7)本題你能發(fā)現(xiàn)幾種解法?其中哪一種?那種解法是特殊技巧?

你能總結在什么情況下采用嗎?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貫穿于解題各環(huán)節(jié)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學生解題的心理穩(wěn)定性和應變能力就可以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就會得到鍛煉和發(fā)展。

拓寬解題思路

在教學中老師會經(jīng)常給學生設置疑點,提出問題,啟發(fā)學生多思多想,這時學生要積極思考,拓寬思路,以使思維的廣闊性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如:修一條長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照這樣計算剩下的還需幾天修完?根據(jù)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三者的關系,學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

(1)2400÷(2400×20%÷5)-5=20(天)(2)2400×(1-20%)÷(2400×20%÷)=20(天)。

教師啟發(fā)學生,提問:“修完它的20%用5天,還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學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

(3)5×(1-20%)÷20%=20(天)。如果從“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5÷20%-5=20(天)。

再啟發(fā)學生,能否用比例知識解答?學生又會想出:(6)20%∶(1-20%)=5∶X(設剩下的用X天修完)。

這樣啟發(fā)學生多思,溝通了知識間的縱橫關系,變換解題方法,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善于質疑問難

學啟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有疑開始的,學會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是學會創(chuàng)新的關鍵。教育家顧明遠說:“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爆F(xiàn)代教育的學生觀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有提出問題的能力?!迸囵B(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學會學習,應從學會提出疑問開始。

如學習“角的度量”,認識量角器時,認真觀察量角器,問自己:“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有什么問題可以提?”通過觀察、思考,你可能會說說:“為什么有兩個半圓的刻度呢?”“內(nèi)外兩個刻度有什么用處?”,“只有一個刻度會不會比兩個刻度更方便量呢?”,“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點呢?”等等,不同的學生會提出各種不同的看法。

在度量形狀如“V”時,你可能會想到不必要用其中一條邊與量角器零刻度線重合的辦法。學習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即增加主體意識,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見解,激發(fā)創(chuàng)造欲望,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

小學數(shù)學學習方法總結5

1、主動預習

預習是學習的第一步,通過對新知識的預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自學能力。因此,學生需要養(yǎng)成主動預習的習慣,學會運用已學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知識。學生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學習,從預習中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并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聽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好數(shù)學的目的。

2、總結規(guī)律

很多數(shù)學問題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因此,在學習的時候,要學會總結規(guī)律,從而掌握類似題型的解題方法。在做完題目后,不要直接跳到下一道,而是要對這道題目進行思考分析,從而對解題思路進行總結。

在解題的時候,要對題目進行思考,了解題目考察的知識,解題的關鍵和其他解法,從而提高自身的解題能力和應變能力,鍛煉數(shù)學思維能力。

3、關于作業(yè)

作業(yè)能夠有效鞏固所學的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但是很多學生并不能正確對待作業(yè),反而覺得這是負擔,從而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抱有消極的心態(tài)。這就要求學生轉變心態(tài),避免粗心、求快的錯誤習慣,認真完成作業(yè)。


小學數(shù)學學習方法總結2020最新匯編相關文章:

7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