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常委政治輪訓班心得體會
幾天下來,聆聽了玉福書記和市政法各部門主要領導、有關專家的精彩授課,體驗了現(xiàn)場教學,誦讀了紅色家書等,形式新穎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把高大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從空洞說教變?yōu)橛H身體驗,把枯燥乏味的抽象說理變成一個個攝人心魄的紅色故事,同學們常常有身臨其境的身心體驗,甚至有時熱淚盈眶,收獲很大,感觸很深,主要有兩點體會和三點思考。
兩點體會:
一是重溫初心,入腦入心。從一個個紅色故事到一封封紅色家書,讓我深切地體會到當年革命先烈拋家舍業(yè)、視死如歸的堅定信念和無私奉獻,從上至黨政軍高級領導人,下至如八子參軍中普通的老百姓,他們不是為了個人名利和“小家”幸福,而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甘愿拋妻棄子、骨肉分離,甘愿拋頭顱灑熱血。其實他們也是凡人,也是有著豐富情感和親情牽掛的普通人,我們在他們的紅色家書中,能感受到他們對家人的眷戀與不舍。通過革命先烈一個個鮮活的事例,我對初心使命有了更深更具體的感受?,F(xiàn)在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里,我們還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須努力”,我想我們政治輪訓的意義,也在于此吧。
二是法治思維和法治定力。在紅舞臺教學《走進瑞金 不忘初心》的情景劇中,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成立掛牌的時候,同時舉起了“憲法大綱”、“土地法”、“勞動法”、“婚姻法”的牌子,再現(xiàn)了當年蘇區(qū)法治建設的情景,蘇區(qū)時期共頒發(fā)過130多部法律,這說明了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十分重視法治工作,用法治思維鞏固革命成果,用法治方式管理蘇區(qū)社會,用法治定力來激發(fā)更廣泛的革命力量,在烽火連天的歲月也不忘法治建設。我們這些在座的,都是政法系統(tǒng)的領導,都是蘇區(qū)政法事業(yè)的繼承人,還有什么理由不全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呢?
三點思考:
(一)以民本思維,扎牢政法工作根基。政法系統(tǒng)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把執(zhí)法為民落到實處,就要有民本思維。
一是要抓牢政法隊伍的初心使命教育。我參加政法工作20年,應該說政法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年年有,但是更多地停留在開開會、寫寫稿,喊喊口號,形式重于內容,實際效果較差。像我們這種高水準高質量全覆蓋的政治輪訓,還是第一次。這是玉福書記和市委政法委精心謀劃探索創(chuàng)新政法隊伍建設的有力舉措,是率先垂范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法思想和中央政法委重大決策部署的政治自覺和政治擔當。我作為基層政法委書記,理應向玉福書記學習,把市委政法委部署的政治督察、紀律作風督查巡查和政治輪訓貫徹落實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打造一支絕對忠誠、作風優(yōu)良的紀律部隊。
二是要有人民立場,把執(zhí)法為民落實到每一個執(zhí)法司法案件當中。當前,公眾安全感和政法滿意度“雙提升”工作,在座的大部分人,應該都感到壓力山大。我們做了不少工作,甚至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測評結果還是不理想。什么原因?我認為還是執(zhí)法為民沒有落實好,群眾沒有獲得感。因此,我們不能為了“雙提升”而抓“雙提升”,只有我們的工作切實解決了人民群眾最恨、最怨、最煩之事的時候,只有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時候,群眾才不會用腳投我們的票。公眾安全感和政法滿意度測評,其實就是一面鏡子,體現(xiàn)的是民意,反映的是民心,照出的是我們有沒有忘記初心使命。
(二)以法治定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中央提出四個全面戰(zhàn)略,我們在座的都是政法系統(tǒng)的領導干部,我認為我們首要的職責使命就是奮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這個過程會很長,也會遇到各種困難,因此我們需要有法治定力。
一是要正確處理好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最近有個微信調侃說: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給學生上課,教授講到:現(xiàn)在是大案講政治,中案看影響,小案憑關系。一個學生憤怒的把書摔在地上喊道:那什么時候講法律?教授平靜地說:把書撿起來,考試的時候講法律。這是一個黑色幽默段子,我也沒有考證他的出處,但我不贊同教授的觀點,但是也道出了一個司法現(xiàn)象。辦“關系案”我們的態(tài)度很明確,堅決禁止。但辦案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我們當然要講了,國外也是如此啊。我們政法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具有政治屬性、人民屬性。一個優(yōu)秀的法官,一個成功的案例,應當是把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高度有機統(tǒng)一起來的,而不是就案辦案。當然講政治效果、社會效果,不能突破法律底線,犧牲法律權威。我們既要理直氣壯講政治,又要理直氣壯講法律,要有法治定力。
二是傳播法治文化,培育法治信仰,樹立司法權威。當前信訪問題突出,信訪人不信法現(xiàn)象比較普遍,根本的原因還是法治土壤不深厚,法治信仰還是沒完全形成,司法的權威還沒有得到普遍尊重。如今年有北京律師到我們贛南一些縣來代理征地拆遷案子,引發(fā)當?shù)卣皖I導不小震動,害怕、恐慌,甚至要求我們出面制止。群眾信法不上訪了,基層政府反而害怕恐慌了,這是不正常的。我認為,律師依法代理征地拆遷案子,有利于推動依法行政,有利于推進法治建設。律師若違法違規(guī),自有懲戒機制的。傳播法治文化、培育法治信仰,我們責無旁貸。當司法有權威了,群眾信法不信訪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了,我們的職責使命也就實現(xiàn)了?,F(xiàn)在抓綜合解決執(zhí)行難,玉福書記一季一調度,從未落下,久久為功,展現(xiàn)了法治定力,提升了司法權威,改善了法院形象,得到了群眾的認可。雖然我們政法委書記、法院院長都有壓力,但為了樹立社會的法治信心,樹立司法權威,這點還是值得的。
(三)走群眾路線,凝聚政法工作不竭動力。政法工作,從根本上說就是群眾工作。“沒有一種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堅實,沒有一種力量,比人民群眾中汲取更強大”。進入新時代要始終把專群結合作為政法工作克敵制勝的法寶,把群眾路線作為政法工作生命線。就當前來說,一是要依靠群眾,三治并舉,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法律不是萬能的,要發(fā)動群眾開展自治、德治,與法治并舉,實現(xiàn)共建共治。二是要教育引導群眾。我們要善于通過執(zhí)法辦案,用身邊的案來教育周圍的人,通過司法公開,群眾參與,讓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得到保障,從而教育引導群眾信法守法、用法尊法。
我想,這就是我們政法人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