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大江大河》觀后感范文
“不盡狂瀾走滄海,一拳天與壓潮頭”。近日,電視劇《大江大河》第一季圓滿收官,劇中人物宋運輝劇尾的深情獨白,讓筆者頗為動容。該劇講述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三人為代表的“先行者”們,在時代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故事,展現(xiàn)了當時的時代風貌與奮斗精神。
他們奮勇拼搏,不負時代。出身并不好的男主角宋運輝,打小就受到周圍人的排擠,備受歧視。當1978年重新恢復高考,大學校門重新朝他敞開時,他勤學苦練,抓住機遇考上大學,之后深入基層,成為一名國企技術人員,在變革的浪潮中,穩(wěn)扎穩(wěn)打,勇于追夢,奠定了自己成功的人生基礎。古人云,“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公司干部職工當堅定“有志者事竟成”的人生信條,以勇銳蓋過怯懦,以進取壓倒茍安,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將個人的夢想與“有色夢”同頻共振,堅定理想信念,矢志追夢,不懈奮斗,為公司改革發(fā)展奉獻力量,書寫出無悔的青春。
他們奮不顧身,闊斧改革。劇中人物處在改革開放初期、思想未能徹底解放的年代,但是他們均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復原軍人雷東寶帶領全村率先推行改革,實行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創(chuàng)辦磚廠、電線廠、組建建筑工程隊,在鄉(xiāng)村改革的浪潮中帶領村民緊跟政策,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用他的話講“什么事都要趕在前面”。改革之路從來都不是一片坦途,公司當前已進入改革深水區(qū),全體干部職工唯有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闖勁和“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英雄氣概,敢于啃硬骨頭、涉險灘、闖難關,以蹄疾而步穩(wěn)的節(jié)奏一往無前,才能打開新局面,創(chuàng)出新天地。
他們艱苦奮斗,敢闖敢干。劇中還有一個閃光人物——個體戶楊巡。楊巡是投奔商海的創(chuàng)業(yè)者,他作為家中長子,自然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他從賣饅頭開始,白手起家,在翻滾向前的潮流中,手忙腳亂地抓住商機,雖然他的個體經營會被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會遇到假貨傷本的困境,一路磕磕絆絆,但是楊巡始終心懷希望,最終憑借著自己敢想敢干的拼勁,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當前公司改革起步是艱難的,需要我們摸索前行。只有不畏艱辛,通過實踐檢驗后,才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來。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因此,我們要越挫越勇,以寧心靜氣、腳踏實地的姿態(tài)扎實工作、推進改革落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奮斗”。大江大河,唯芳華不可辜負。同樣處于偉大時代的我們,更應接好新時代的接力棒,沿著公司深化改革的正確道路,聚焦高質量發(fā)展,實干苦干,奮勇前進,為實現(xiàn)一流銅冶煉廠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