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濁揚清在云南》觀后感范文
有了貢獻,便可以伸手嗎?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利就能作為權衡個人利益的籌碼嗎?這是近日來,觀看《激濁揚清在云南》五集反腐片心中的感嘆??吹綇陌锥髋?、仇和到侯新華等一批批領導干部落馬,他們皆因對金錢的迷戀、對權欲的貪婪而迷失自己,終其原因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的異化,最終用自己的自由和名譽,換來了監(jiān)獄的入場卷。
反腐片中省政協(xié)原副秘書長陳云生說道:“我覺得我對這個系統(tǒng)里貢獻很多,他們來看望我一下,給我送點禮金,我自己認為還是應該的。”可想而知,如果每個人都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那么會營造出怎樣混亂的官場,老百姓沒錢、沒禮還就辦不了事?是啊,這些落馬官員用了本不成立的荒謬結論來麻痹自己,在心中架起一座失衡的天平,就這樣一步步誤入歧途,走上違法違紀的道路,將自己大好的前程,本該是人人羨慕的職位就這樣親自斷送。
這些高官作為“關鍵少數(shù)”,都是組織悉心培養(yǎng)起來的領導干部,肩負著黨和人民賦予的重任與希望,可權利和欲望蒙蔽了他們的雙眼,一步步走向深淵,從此踏上了不歸路。這變警示我們,“有了貢獻也不能伸手”,要牢記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此,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我們要清廉無私,一心一意地用好手中的權利,不講貢獻,只講奉獻,不求回報,只留余香,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發(fā)揮“頭雁效應”,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fā)展。
我們常說權利是一把“雙刃劍”,專題篇的觀看,給了我震撼和沉思,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和黨風廉政監(jiān)督員,我們要不斷保持思想上和行動上的干凈和清白,切實筑牢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思想堤壩,讓“貢獻”永遠閃爍著金子般純正的本色。
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黨性修養(yǎng),提高“毛毛細雨濕衣裳,點點私心毀名節(jié)”的政治覺悟;我們要從案例中吸取教訓,時刻警醒自己防微杜漸,時刻把紀律挺在前面,時刻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底線;我們要筑牢敬畏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樣方可贏得民心;我們要牢記“紅線意識”,堅持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時刻嚴格約束好自己,始終做到清廉自守、干干凈凈;我們要在工作中,嚴格按照新要求新部署,執(zhí)好紀、問好責、把好關,種好責任田。
對于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來說,必須要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嚴守“紅線”意識,握緊黨性修養(yǎng)和個人修為這個權力韁繩。知足黨樂、務貪必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權、錢、色、禮方面不伸手,不縱欲、不僥幸,這樣“貢獻”便不會變味失色,也能成為老百姓心中的清廉官。不論在任何崗位,我們只有提高自身思想認識,明確方向,清晰準則,在工作和生活中,時刻不忘自身人生理想,時刻加強人生觀的改造,時刻提醒自己,經(jīng)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