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總結網(wǎng) > 工作總結 > 工作總結范文 > 初中2020年資助工作總結

初中2020年資助工作總結

| cwl2

為保證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與成長,2020年,我校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學生資助管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學生資助政策,保證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進一步規(guī)范了學校教育資助資金管理,確保各項專項補助及時足額發(fā)放到受助學生手中,正真做到了“思想上引導、生活上照顧、經(jīng)濟上資助、學習上幫助”,讓暫時苦難的學生健康成長,回報社會?,F(xiàn)作我校2020年資助工作總結如下:

一、明確學情,義教段寄宿生生活補助等資助項目公平公正,及時足額發(fā)放

2020年春季我校初中階段在籍學生706人,寄宿生約680人,義教段住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為初中階段625元/人,享受資助的貧困寄宿生初中階段為491人,其中低保家庭子女4人,特殊困難家庭子女487人,共發(fā)放資助資金30.6875萬元。2020年春季我校在籍學生小學階段226人,寄宿生約210人,享受義教段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的貧困寄宿生為162人,標準為500元/人,其中低保家庭子女1人,特殊困難家庭子女161人,共發(fā)放資助資金8.1萬元。2020年春季我校宏志助學金只有低保通學生范安娜一人,資助標準為625元/人,合計發(fā)放宏志助學金625元。2020年春季我校享受“雞蛋、牛奶工程”資助的低保在校生審核合格的有7人,均按上級政策及時購買雞蛋牛奶并在學生自愿申請的情況下,及時足額發(fā)放給他們帶回家食用。食用后無不良反應回饋。

2020年秋季我校初中階段在籍學生669人,寄宿生約650人,義教段住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為初中階段625元/人,享受資助的貧困寄宿生初中階段為344人,其中低保家庭子女4人,特殊困難家庭子女340人,共發(fā)放資助資金21.5萬元。2020年秋季我校在籍學生小學階段256人,寄宿生約240人,享受義教段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的貧困寄宿生為131人,標準為500元/人,其中低保家庭子女2人,特殊困難家庭子女129人,共發(fā)放資助資金6.55萬元。2020年秋季我校享受“雞蛋、牛奶工程”資助的低保在校生審核合格的有7人,均按上級政策及時購買雞蛋牛奶并在學生自愿申請的情況下,及時足額發(fā)放給他們帶回家食用。食用后無不良反應回饋。

初中2020年資助工作總結

二、規(guī)范運行,有序有效

1、建章立制 制度保障

我校領導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工作,嚴格按照教育部、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學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制定了學校資助制度和資助工作實施細則等,用于指導學校資助工作。

(1)成立了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校長陳仕軍為組長,負責組織協(xié)調(diào)各部門開展學生資助工作;德育主任楊英為副組長,負責領導學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開展日常資助工作,為資助工作管理的具體負責人;具體操作人員為吳德琴老師。學生學籍管理的具體負責人為教務處主任杜隆毅,具體操作人員為簡勇老師。資金籌集管理發(fā)放等由財務處會計劉詩亮老師、出納王遠敏老師兩人負責。整個部門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2)成立了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組和評審小組。由各年級組長和各班主任組成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組。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其他領導和班主任、家委會代表、學生代表等為成員的評審領導小組。期初由學校德育處牽頭,根據(jù)學生個人申請,各年級評定出困難學生名單并提供給學校備案,建立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檔案。德育處隨機抽樣家訪,實地考察了解。評定出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名單并將認定的困難家庭學生名單上報學校評審領導小組審定。

(3)上榜公示,公開透明。貧困學生確定后,為了使資助工作切實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對貧困學生名單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張榜公示,并公示舉報電話及信箱,主動接受廣大師生及社會的監(jiān)督;公示期間,未收到任何舉報信息。

2、宣傳到位 對象保障

我校多次利用班會課、學生集會、家長會、社區(qū)活動、教師QQ群、班級家長QQ群、微信群等機會宣傳相關資助政策,并借助資助展板、黑板報、宣傳欄、公示欄、電子屏等媒介長期向?qū)W生宣傳相關資助政策,開學報名和期末散學典禮時,趁家長到校,我們在校門外和校園內(nèi)多處張貼宣傳海報,力爭做到資助政策家喻戶曉。

平時,通過學生自我申請,同學交叉了解,社區(qū)推薦上報,建立好班級貧困生檔案。此外,針對性的家訪工作,進一步擴大學生資助惠民政策的影響力。我們開展了走家訪活動,廣泛聽取家長等群眾意見。學校校級領導、中層領導、班主任均參與了走訪活動,訪問了多個家庭及學生。訪后效果良好,提高群眾對資助政策的知曉度、滿意度,讓真正困難需要幫助的學子享受黨的陽光雨露。

3、實事求是 過程保障

第一,確定資助范圍和對象——初中階段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貧困學生,并優(yōu)先考慮以下幾類:

(1)、孤兒(含艾滋孤兒)、烈士子女、優(yōu)撫家庭子女等無直接經(jīng)濟來源的學生;

(2)、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難的;

(3)、父母雙殘或單殘,造成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

(4)、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突發(fā)事件,造成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

(5)、家庭成員長期患病或喪失勞動力,造成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

(6)、殘疾家庭子女、殘疾學生;

(7)、家庭被鎮(zhèn)民政辦列為特困戶,低保邊緣戶,難以維持基本生活者的子女。

(8)、雙下崗職工家庭子女,家庭為民政部門確定的低保對象者的子女。

(9)、低收入、家庭經(jīng)濟貧困,無力支付在校寄宿生活費用成員的子女。

第二,認定資助對象程序——處處透明公開

(1)、公開資助信息。宣傳資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戶曉。

(2)、資助申請。符合條件的學生自愿提出申請,貧困家庭學生家長(監(jiān)護人)填寫《蒲江縣義務教育段住宿生生活補助申請審批表》交村委會、鎮(zhèn)民政部門審核蓋章后上交學校。填寫申請表并附身份證、戶籍材料復印件(戶籍原件班主任必須審核)以及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相關材料。

(3)、評審及公示。評審小組及時對申請資助的學生家庭貧困程度進行審核,擬定受助學生名單并公示;公示期內(nèi),如有異議的,評審小組對有關情況進行重新審核。

(4)、上報。學校根據(jù)公示無異議的受助學生名單,填寫好《學校受資助學生信息采集表》和《學校困難學生教育資助情況統(tǒng)計表》上報。

(5)、資金發(fā)放。資助資金實行專項核算。資金到位后,學校及時通知家長(帶身份證或戶口本)到校領取,學校資金發(fā)放負責人何文華老師將補助資金足額發(fā)放,并履行好領款、簽字、照相等手續(xù)(學校德育處協(xié)助)。整個資金發(fā)放做到了無截留、挪用、貪污、冒領。

(6)、主動、積極地籌集社會各界助學資金并發(fā)放給學生。我校每年3月都舉行一次“愛心基金”捐款活動,鼓勵全校師生捐獻愛心款,作為獎、助學金發(fā)放給家庭困難的優(yōu)秀學子。2020年,對患重病的同學還舉行了單項捐款活動。對家庭特別困難的同學,還爭取到了社會愛心人士的捐助。為學校校隊的學生爭取到了球服類資助。此外,我們的班級、教師個人對班上特別困難的同學都有一定的資助。

三、感恩信任,有理有節(jié)

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是一特殊學生群體,在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面前,很容易產(chǎn)生自卑、攀比心理,容易產(chǎn)生嚴重的思想壓力,甚至誘發(fā)心理障礙。因此,我們在創(chuàng)造條件解決他們的經(jīng)濟困難時,高度重視、密切關懷他們的心理健康,做好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經(jīng)濟幫困是目標,精神解困才是最終目的。

我們教育經(jīng)濟困難學生樹立自尊、自強、自信、自立的意識,自覺克服自卑意識;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注重經(jīng)濟困難學生挫折調(diào)節(jié)能力的培養(yǎng);教育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教育他們樹立誠信意識,要誠實做事、誠信為人,做到誠信生活、誠信學習、誠信就業(yè);加強關愛教育,組織感恩、勵志教育活動,成立師生一對一幫扶小組,組織愛心捐款,社區(qū)服務志愿者。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情操,善良的人性,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滴水之恩,涌泉回報,從個人抓起,使他們養(yǎng)成關愛弱者,助人為樂的品質(zhì)。提高學生勤儉節(jié)約意識。

這方面的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果的教師有林麗、侯超民、李淑芬、郭靜華等。他們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他們是范安娜、龍玉嬌、周莉瑤、晏鈞洪….他們雖然暫時苦難,但在各方面的資助下,思想端正、刻苦上進、銳意進取、表現(xiàn)優(yōu)異。這讓我們看到了資助政策的良性與良心。

四、梳理查找 裨補闕漏

近幾年,在資助工作中,我們且行且思,不斷提升、完善資助工作。

1、貧困學生認定難度大。由于種種原因,學生不能如實說明家庭情況,班主任也不能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家庭經(jīng)濟狀況,工作中不易把握。

2、資助名額有限,致使少數(shù)貧困學生暫時不能享受資助。

3、受助學生信息的管理較為繁瑣,特別是貧困生的班級變動。因校內(nèi)資助是在不斷的發(fā)生著,這就要求學生各項信息要全面,學生信息要不斷跟蹤調(diào)查后更新,這個工作需要大量時間去圓滿完成。

資助工作是一項愛心工程、細心工程、良心工程,也是一項十分嚴肅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學校將“關愛貧困生,攜手助成長”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全面覆蓋,深入到每一個學生家庭宣傳政策,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經(jīng)濟狀況,一如既往地嚴格執(zhí)行政策,使資助工作真正惠及到每一個貧困家庭的子女,讓學校盡責、教師履職、家長滿意、社會放心、學生成才。

1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