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認真研讀了紀實文學《梁家河》,感觸頗深。《梁家河》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歲月。通讀全書,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干的作風以及攻堅克難的意志,這一切都值得我們學習。
讓我最受啟迪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過去那個條件艱苦的年代,有苦不怕苦,有苦不叫苦,苦中建功業(yè)。帶領村民打壩造田、修沼氣池、建鐵業(yè)社、發(fā)展生產、改善生活。在窯洞里讀書求知,在逆境中砥礪上進,在實干中樹立了“要為人民做實事”的堅定信念。細細品讀之后,最重要的感受有三個方面,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
一是為民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你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對你就有多親。”黨員干部應多踩泥巴、身子下沉,帶著感情,深入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干群才更和諧,黨和政府才能得民心。
二是實干才能實現自我價值??倳洀?ldquo;一個什么都不會做的十五六歲孩子”,鍛煉成為群眾眼里“能吃苦、干實事、好讀書的好后生”,就是因為他敢想敢干,實現了自我價值。作為黨員干部要善謀事、會干事,把自我價值發(fā)揮到極致。
三是公平才能得到群眾點贊。“一碗水端平”是一種管理智慧,更是體現社會公平的手段??倳洖槿苏保幨鹿?,深受梁家河人的愛戴。作為共產黨員就要保持一顆公心,做到公道正派,廉潔奉公。
讀后更加佩服習近平總書記,佩服他卓越的領導力,以及為民所想,善于接觸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發(fā)動群眾,幫助人們解決難題。我們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不畏艱難的精神,不斷磨練意志,提升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為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